1.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种带制作特别是立体涉及一种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
。
背景技术:
2.对于用于尿失禁或者经期使用的护围卫生吸收制品来说,侧漏是生用个常见问题
。
排放的种带制作体液涌流可能暂时淹没吸收制品的表面,从而越过侧边渗漏出来
。立体
为了解决该问题,护围吸收制品以各种方式沿吸收制品的生用侧向边缘设置立体护围,以在侧部处阻止体液渗漏
。种带制作
然而,立体现有产品中在具体使用时实际防止侧漏的护围效果差,而且现有立体护围边缘的生用橡筋等弹性材料偏粗糙,会摩擦穿着者的种带制作皮肤,舒适度差
。立体
3.如现有技术
cn201180031683.1
的护围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腿箍的吸收制品
。
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顶片
、
接合到顶片的底片;以及定位在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芯
。
所述吸收芯可具有纵向边缘和端部边缘,并且所述吸收制品可具有沿吸收芯的各个纵向边缘延伸的腿箍
。
腿箍可具有提起位置和平坦位置,所述腿箍的横截面积在提起位置为大致四边形的形状
。
其横截面积由上表面
、
内阻挡件
、
外阻挡件和下表面限定
。
但该四边形腿箍的设计非常浪费材料,两侧布的幅宽会比常规立体护围大
30
%,且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将四边形压到一起,起不到防漏隔边的作用
。
并且由于弹性部件位于腿箍上表面上,与穿着者身体直接接触,仍会具有不舒适感
。
4.还有,现有技术
cn201921488398.2
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护围结构的护理垫,该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和立体护围结构,立体护围结构包括无纺布上层
、
无纺布下层
、
无纺布左层
、
无纺布右层,无纺布下层平行于护理垫本体,下方与护理垫本体相接,无纺布上层的下方平行设有弹力层,以使无纺布上层
、
无纺布下层
、
无纺布左层
、
无纺布右层形成平行于护理垫本体的似圆筒形
。
但是,该发明所述的弹力层为具有纵向弹力的弹力布,不易采购,且工艺实现上难度较大,而且该立体护围结构容易坍塌,防侧漏效果差
。
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防侧漏卫生用品在结构与实际生产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
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使其通过橡筋与拒水热风无纺布
、
衬布的配合作用,形成圆筒状的立体护围,不仅能提升穿着者的舒适度,还能真正起到防侧漏的目的,且工艺上容易实现,成本低,成为当前业界急需改进的目标
。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使其通过橡筋与拒水热风无纺布
、
衬布的配合作用,形成圆筒状的立体护围,不仅能提升穿着者的舒适度,还能真正起到防侧漏的目的,且工艺上容易实现,成本低,从而克服现有的防侧漏卫生用品的不足
。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包括长条形吸收本体,沿所述吸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立体护围,所述立体护围由拒水热风无
纺布
、
橡筋和衬布组成,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呈长条形,其内侧边向下向外折弯后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表面粘贴,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的外侧边与所述吸收本体的外边缘粘合,所述衬布水平设置在所述折弯部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橡筋通过橡筋胶粘贴在所述衬布的上表面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折弯部内部空间的顶面之间,所述衬布的下表面与所述折弯部内部空间的底面之间分离,则通过所述橡筋的弹力作用将所述衬布支撑在所述折弯部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圆筒状的立体护围
。
8.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布采用基重为
25-40gsm
的
sms
无纺布
。
9.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布的长度等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的长度
。
10.进一步改进,所述橡筋的长度小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的长度,且所述橡筋位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的中段位置
。
11.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折弯部中设有两根平行的所述橡筋
。
12.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表面的粘贴区域中,位于所述吸收本体两端的粘贴区域内侧边缘较位于所述吸收本体中段的粘贴区域边缘更靠近所述吸收本体的中间
。
13.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的两端表面通过两个粘贴条粘贴,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的中段表面通过一个粘贴条粘贴
。
14.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表层
、
导流层
、
卫生纸
、
吸收层
、
卫生纸
、
底膜和离型纸,各层之间通过胶粘贴,且位于两个所述立体护围之间的所述吸收本体上还压制有环形凹道
。
15.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凹道设置成前端宽
、
后端窄的不对称结构
。
16.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凹道内部的前端还压制有椭圆形凹道,所述椭圆形凹道内部设置所述导流层,所述导流层采用蓝芯导流层
。
17.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带立体护围的卫生制品通过采用外侧由拒水热风无纺布围成,内侧通过橡筋和衬布的配合设置,能巧妙的保证立体护围的支撑高度,使该立体护围不仅具有良好的拒水功能,而且该拒水热风无纺布柔软
、
舒适,且圆筒式立体护围由于弧形外周特点,能够有效的缓解皮肤摩擦,让穿着者使用更加舒适,防漏效果优良,舒适度显著提升
。
且用料易得,加工工艺简单,可一条生产线在线完成加工,成本低
。
附图说明
19.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
20.图1是本发明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
21.图2是本发明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22.图3是图1中
a-a
线剖视图
。
23.图4是图1中
b-b
线剖视图
。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包括长条形吸收本体1,沿
所述吸收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立体护围
2。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表层
11、
导流层
12、
卫生纸
13、
吸收层
14、
卫生纸
15、
底膜
16
和离型纸
17
,各层之间通过胶
18
粘贴在一起,形成吸收效果良好的吸收本体
。
当然,所述吸收本体1还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结构的吸收本体
。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护围2由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橡筋
22
和衬布
23
组成
。
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呈长条形,其内侧边端部向下向外折弯后粘贴在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的下表面,形成具有内部空间
24
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1表面粘贴
。
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的外侧边与所述吸收本体1的外边缘粘合
。
所述衬布
23
水平设置在所述折弯部的内部空间
24
中,所述橡筋
22
通过橡筋胶
25
粘贴在所述衬布
23
的上表面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折弯部内部空间
24
的顶面之间,所述衬布
23
的下表面与所述折弯部内部空间
24
的底面之间分离,则通过所述橡筋
22
的弹力作用将所述衬布
23
支撑在所述折弯部的内部空间
24
中,形成圆筒状的立体护围,如附图4所示
。
所述橡筋
22
加工时处于拉长状态,自然状态下回缩,配合衬布形成所述折弯部的圆筒状撑起
。
该圆筒状的立体护围2由于外侧呈圆弧形,不存在摩擦身体的边缘,大大提升舒适度
。
27.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布
23
采用基重为
25-40gsm
的
sms
无纺布,该
sms
无纺布具有一定的挺括度,能更好的保证折弯部形成圆筒状的立体护围
2。
28.具体的,所述衬布
23
的长度等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的长度
。
所述橡筋
22
的长度小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的长度,且所述橡筋
22
位于所述拒水热风无纺布
21
的中段位置,即所述圆筒状立体护围在吸收本体1的中间段位置高度高,在吸收本体1的两端部位置逐渐降低,形成与吸收本体1两端部的平齐粘合,符合人体使用该产品时中间低
、
两端高的特点,具体良好的防侧漏效果
。
29.较优实施例为,每个所述折弯部中设有两根平行的所述橡筋
22。
在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1表面的粘贴区域中,位于所述吸收本体1两端的粘贴区域内侧边缘较位于所述吸收本体1中段的粘贴区域边缘更靠近所述吸收本体1的中间,即形成立体护围2在吸收本体1两端处逐渐贴合,但在吸收本体1的中间段支撑度逐渐提高,形成符合防侧漏效果的护围结构,并且该护围结构不易坍塌,支撑效果好
。
30.具体的,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1的两端表面通过两个粘贴条3粘贴,所述折弯部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吸收本体1的中段表面通过一个粘贴条4粘贴
。
当然,也可将设置在所述折弯部两端部的粘贴条宽度加宽,设置在所述折弯部中间段的粘贴条宽度变窄而成
。
31.还有,本实施例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中位于两个所述立体护围2之间的所述吸收本体1上还压制有环形凹道
5。
且所述环形凹道5设置成前端宽
、
后端窄的不对称结构,使其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更利于体液的精准定位下渗吸收
。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道5内部的前端还压制有椭圆形凹道6,所述椭圆形凹道6内部设置所述导流层
12。
所述导流层
12
采用蓝芯导流层,提升导流效果
。
33.所述吸收本体1可以是带护翼的产品,也可以是不带护翼的产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
34.本实施例带立体护围的卫生用品结构设计新颖,用料易得,可以实现在一条生产线上在线加工完成,避免使用难以采购和难使用的弹性布,工艺简单,成本低
。
35.本发明为一款具有舒适弹性立体护围的卫生制品,由于立体护围中外侧的无纺布采用拒水热风无纺布,不仅具有拒水功能,而且该无纺布柔软
、
舒适,与人体接触后比较舒适;还通过该拒水热风无纺布的折弯处理,并在其折弯部内设置衬布和橡筋,能将立体护围的顶部很好的支撑起来,从而起到有效防漏的作用;且圆筒式立体护围由于弧形外周特点,能够有效的缓解皮肤摩擦,让穿着者使用更加舒适
。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
、
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